整理剂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整理剂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不断走向辉煌的河北大学法学学科-【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11 22:30:45 阅读: 来源:整理剂厂家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河北大学承办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15年年会河北大学与河北省政府法制办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共建河北省政府法治研究中心河北大学与法律实务部门共同开发高等学校法律实务系列教材  □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树永 通讯员 伊士国  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创办于1980年,1981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是河北省最早开设的法学学科,也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批创办的法学学科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被誉为河北省法学教育的发源地和河北省法治人才培养的摇篮。1994年至1998年期间开设经济法专业并招收5届本科生。2000年院系调整时与哲学学科合并成立政法学院。现开设有法学本科专业、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在校本科生480名,全日制研究生353名。建设有专业图书资料室、法学实验教学中心、河北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河北省高等学校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河北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河北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河北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河北省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秘书处均依托本学科。  河北大学法学学科的定位为建设“引领河北、服务基层、着重实践、追求卓越”的国内一流学科。以这一目标为指引,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在35年的办学历史中,始终秉承“实事求是、笃学诚行”的校训传统,发扬“博学、求真、惟恒、创新”的校风精神,遵循“教学立院、科研兴院、人才强院、特色树院”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科建设的龙头和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教学与科研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绩,已经发展成为在省内发挥引领作用、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鲜明、优势显著的法学学科,在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战略布局中居于重要地位。据2012年教育部法学学科评估排名,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名列第46位,是河北省唯一一个进入全国50强的法学学科,在非具有法学博士授权点的高校(全国法学一级博士授权点高校一共有39 家)中名列前茅。放眼未来,河北大学法学学科正在紧紧抓住河北大学入选国家“一省一校”和河北省“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战略机遇,围绕学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等重点工作,凝心聚力,改革创新,跨越发展,阔步迈向国内一流的发展目标。  ■ 师资团队  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结构优化,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河北大学法学学科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学历层次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不断增强,年龄、职称、学缘结构日趋合理,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比例超过三分之二,发展潜力巨大,形成了一支高水平、高学历、学科配置齐全的师资队伍。河北大学法学学科设有理论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等6个学科组,现有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名,在读博士7名。现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优秀提名奖1人,河北省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4人,河北省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提名奖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3人,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人等。  同时,河北大学法学学科还拥有一支业务领域广、专业能力强、热心人才培养工作的校外教师队伍。截止目前,河北大学法学学科聘有学术学位校外硕士指导教师9名,专业学位校外硕士指导教师33名,其中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法案室副主任张永志,河北省人大法工委主任冯志广,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时清霜,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何秉群、原副检察长周庆平,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朱良酷、甄树清、王越飞等。特聘教授2人,分别为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守秋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人大制度研究专家阚珂。  ■ 人才培养  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即设置有法学本科专业,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河北大学是河北省首批获准具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招生方向覆盖了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和经济法学等主要的法学二级学科。其中,诉讼法学(2000年)、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04年)和法学理论(2007年)分别为河北省首个诉讼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法学理论硕士学位授权点;法律硕士是河北省最早获批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也是河北省唯一的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试点改革专业。  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始终坚持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紧扣法学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思路,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形成了以培养高品位、高素质、高水平的法律人才为基本目标的培养体系和培养理念,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成效显著。2009年,河北大学法学专业被批准为河北省高等学校政治法律教育创新高地重点建设专业和河北省品牌特色专业;2010年,河北大学法律硕士被批准为河北省唯一的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河北大学法学专业被批准为河北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河北大学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河北省唯一入选高校);2013年,河北大学与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共建的法学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15年,河北大学又获批为河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2015年,河北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河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特别是,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利用入选全国首批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的机遇,通过加强与实务部门的合作,不断探索建立“高校——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有效提高了法律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说来:一是与实务部门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二是与实务部门共同设计课程体系,优化法学课程体系结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职业化教育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必修课设置追求“精”,主要围绕法学专业核心课程在内涵和质量上下功夫;选修课开设做到“广”,主要围绕知识拓展,在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上做文章;实践课程建设重在“实”,主要围绕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在全面提升实践效果上用心思。三是与实务部门共同开发优质教材,组建由孟庆瑜教授任总主编,何秉群副检察长、朱良酷副院长、时清霜主任任副总主编,由高等学校专业教师和优秀法官、优秀检察官和优秀律师等法律实务专家共同组成的“高等学校法律实务系列教材编委会”,共同编辑出版高等学校法律实务和法律案例特色教材。现已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完成了第一辑教材的出版发行,具体包括《宪法案例教程》、《刑事诉讼实务教程》、《法律文书实务教程》等8部;第二辑法律案例和法律实务教材具体包括《商法案例教程》、《行政诉讼实务教程》、《公正与律师实务教程》等共8部,现已处于编辑出版阶段;第三辑教材正处于规划论证阶段。最终目标是通过3-5年的持续推进,努力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适应卓越法律人才培养需要的优质法律实务教材体系。四是与实务部门共同组织教学团队,通过建立高校与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制度,鼓励和支持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等渠道,建立一支具有广阔国际视野、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法学师资队伍。目前,在河北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协调和推动之下,河北大学先后选派两批共4名教师分赴保定市莲池区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河北省人民检察院进行挂职锻炼,实际从事法律实务工作。同时,也有多名来自法律实务部门的优秀实务专家受聘担任河北大学的兼职教授,承担有关的课堂教学工作。五是与实务部门共同建设实践基地,河北大学已经与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司法厅、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邯郸市中级人民法院、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邢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保定市人民检察院、沧州市人民检察院、唐山市人民检察院、秦皇岛市人民检察院、保定市司法局、阜平县史家寨乡人民政府、河北佳篷律师事务所、河北达公律师事务所、河北英陆律师事务所、河北新业律师事务所、河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30家单位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从而有效保障了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依托上述教学实践平台,近五年来,河北大学法学学科承担河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出版法学教材15部,承担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17项,荣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省级奖励1项,“创青春”创业大赛省级奖励6项。迄今,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共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5000余名优秀法律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的栋梁、骨干和中坚,尤其是在党政机关、司法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原河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现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秦博勇,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刘俊海,2008年全国十佳法官、秦皇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赵爱彬,2010年十年法治人物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任秋华,2011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唐山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郑喜兰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科学研究  河北大学法学学科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工作,科研项目数量多、经费额度高,成果斐然。一是河北大学法学学科研究平台宽广,现建设有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河北省政府法治研究中心、保定市政府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河北大学立法评估中心、河北大学人大制度与地方立法研究中心、河北大学刑事法治与犯罪治理研究中心、河北大学经济法与社会法研究中心、河北大学公司法与金融法研究中心、河北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二是河北大学法学学科科研项目众多,经费额度高。近五年来,河北大学法学学科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5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1项,河北省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4项,科研经费424.956万元;出版学术专著30部,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其中,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49篇,13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三是河北大学法学学科科研获奖数量多,科研成果质量高。近五年,共获中国法学会法学优秀成果奖、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14项;四是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学术交流频繁,影响力不断提升。近五年来,河北大学法学学科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包括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15 年年会、中国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2015 年年会、第五届中国农村法治论坛、第三届海峡两岸能源经济与能源法学术交流会、“司法改革背景下跨行政区域税务法院的设立专家研讨会”暨第九届中国财税法前沿高端论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与东北亚地区合作”国际研讨会、第六届当代刑事司法论坛等,与南开大学、烟台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共同发起“环渤海法学教育论坛”并已成功举办三届,先后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众多国内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60余位学者和来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实务部门的20余位专家来校讲学,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不断扩大。  河北大学法学学科特色鲜明,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若干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力。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法治保障。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规划实施为背景,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破解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构建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法治体系。方向负责人孟庆瑜教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和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法学教育研究会会长等学术职务,系河北省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二是互联网+时代下的法律制度创新。顺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和新挑战,以推进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法律制度深度融合为目标,聚焦公司法律制度、著作权保护制度等问题,努力实现网络环境下法律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方向负责人宋慧献教授担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刘志刚教授担任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三是区域刑事法治与犯罪治理。以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文化差异为基础,聚焦西部边疆地区的犯罪治理问题,对我国当前的刑事立法和司法中的区域性问题及其建构展开研究,努力实现区域刑事法治。方向负责人苏永生教授系河北省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冯军教授系中国刑法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杰出中青年法学专家。四是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以我国司法体制深入改革为背景,以刑事审判权监督制约机制、案外人权利救济机制、民事公益诉讼为重点研究领域,综合运用历史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诉讼法学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推进司法文明建设。方向负责人陈玉忠教授担任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柯阳友教授担任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五是人大制度与地方立法。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背景,以人大制度、法治范式、法治政府建设等为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综合运用政治学、法哲学、行政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大代表制度、程序主义法治范式、地方行政立法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方向负责人尚海龙副教授担任河北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学术职务,伊士国副教授担任河北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等学术职务。  ■ 社会服务  河北大学法学学科高度重视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省内各级政法机关和其他法律实务部门建立有长期交流与合作关系。其中,2人受聘担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2人担任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咨询委员会委员,10余人担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制专家,2人分别担任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人民特约监督员和特聘专家,10余人担任河北省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法制咨询委员会委员。  河北大学法学学科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发挥自身理论优势,积极服务社会实践,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具体说来:第一,通过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的深层次合作,深度参与河北省地方立法和立法后评估工作,充分发挥了本学科在河北省地方法规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有效提升河北省地方立法的质量和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近三年来,已经参与《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重大发展战略法制化的决定》、《河北省邮政条例》等地方立法研究和立法后评估项目20余项。第二,与河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委托立法、课题研究、举办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全面合作,积极履行了省政府法律顾问职责,有效参与了河北省政府立法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第三,巩固、提升与河北省人民检察院和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长期友好合作关系,通过课题调研、人才交流、学生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进行深入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加深。第四,通过担任各级政府法律顾问、承担委托研究项目等多种途径,不断拓展与国家质检总局、中国法学会以及河北省各级人大和政府的合作范围,扩大了服务国家与地方法治建设的覆盖面,为法治河北、法治中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五,充分发挥河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的研究智库功能,增强服务于河北省地方党委和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为有效提升河北省地方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水平做出了不懈努力。  此外,随着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国际交流日益增多,对外访学日益频繁,先后有9名教师赴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访学,先后邀请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威廉玛丽学院、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法学院、俄罗斯萨马拉人文学院等国外高校的10余位学者来校讲学,河北大学法学学科国际化视野不断扩展,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厦门海沧区早孕检查多少钱

山西人民医院专家

3岁儿童近视能恢复吗